- 對管內部包含兩只快恢復二極管,根據兩只二極管接法的不同,又有共陰對管、共陽對管之分。圖2(a)是C20-04型快恢復二極管(單管)的外形及內部結構。(b)圖和(c)圖分別是C92-02型(共陰對管)、MUR1680A型(共陽對管)超快恢復二極管的外形與構造。它們均采用TO-220塑料封裝,幾十安的快恢復二極管一般采用TO-3P金屬殼封裝。更大容量(幾百安~幾千安)的管子則采用螺栓型或平板型封裝形式。PN結兩端各引出一個電極并加上管殼,就形成了半導體二極管。PN結的P型半導體一端引出的電極稱為陽極,PN結的N型半導體一端引出的電極稱為陰極。半導體二極管按結構不同可分為點接觸型、面接觸型和平面型。
- 點接觸型半導體二極管由一根金屬絲與半導體表面相接觸,經過特殊工藝,在接觸點上形成PN結,作出引線,加上管殼封裝而成。點接觸型二極管的PN結面積小,高頻性能好,適用于高頻檢波電路、開關電路。面接觸型半導體二極管,它的PN結是用合金法工藝制作而成的。面接觸型二極管的PN結面積大,可通過較大的電流,一般用于低頻整流電路中。是平面型半導體二極管,它的PN結是用擴散法工藝制作的。平面型二極管常用硅平面開關管,其PN結面積較大時,適用于大功率整流;其PN結面積較小時,適用于脈沖數字電路中做開關管使用。
- 正向特性即二極管正向偏置時的電壓與電流的關系。二極管兩端加正向電壓較小時,正向電壓產生的外 電場不足以使多子形成擴散運動,這時的二極管實際上還沒有很好地導通,通常稱為"死區(qū)",二極管相當于一個極大的電阻,正向電流很小。當正向電壓超過一定值后,內電場被大大削弱,多子在外電場的作用下形成擴散運動,這時,正向電流隨正向電壓的增大迅速增大,二極管導通。該電壓稱為門檻電壓(也稱閾值電壓),用Vth表示。在室溫下,硅管的Vth約為0.5V,鍺管的Vth約為0.1V。二極管一旦導通后,隨著正向電壓的微小增加,正向電流會有極大的增加,此時二極管呈現(xiàn)的電阻很小,可認為二極管具有恒壓特性。二極管的正向壓降硅管約為0.6~0.8V(通常取0.7V),鍺管約為0.2~0.3V(通常取0.2V)。 ·
- 反向特性即二極管反向偏置時的電壓與電流的關系。反向電壓加強了內電場對多子擴散的阻礙,多子幾乎不能形成電流,但是少子在電場的作用下漂移,形成很小的漂移電流,且與反向電壓的大小基本無關。此時的反向電流稱為反向飽和電流盡,二極管呈現(xiàn)很高的反向電阻,處于截止狀態(tài)。反向電壓增加到一定數值時,反向電流急劇增大,這種現(xiàn)象稱為二極管的反向擊穿。此時對應的電壓稱為反向擊穿電壓,用%R表示。實際應用中,應該對反向擊穿后的電流加以限制,以免損壞二極管。
- 目視法判斷半導體二極管的極性:一般在實物的電路圖中可以通過眼睛直接看出半導體二極管的正負極。在實物中如果看到一端有顏色標示的是負極,另外一端是正極。用萬用表判斷半導體二極管的極性:通常選用萬用表的歐姆檔(R*100或R*1K),然后分別用萬用表的兩表筆分別出接到二極管的兩個極上出,當二極管導通,測的阻值較小(一般幾十歐姆至幾千歐姆之間),這時黑表筆接的是二極管的正極,紅表筆接的是二極管的負極。當測的阻值很大(一般為幾百至幾千歐姆),這時黑表筆接的是二極管的負極,紅表筆接的是二極管的正極。